如何预防马铃薯黑胫病

1、发病症状

马铃薯黑胫病主要的危害对象为茎薯块,在整个生育期内都可发病。种薯染病之后,腐烂粘成团,无法发芽,就算发芽了也会逐渐死亡,不能正常出苗。幼苗染病一般在植株长到16厘米左右开始发病,无法长高,叶片卷曲且黄化,胫部颜色黑。种薯染病首先开始在脐部,然后呈放射状开始向四周蔓延。将病部横切能够减少维管束颜色黑褐,高湿时还会伴随着恶臭的气味。

2、传播途径

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因为种薯带菌,土壤基本上不会带菌的。病菌首先会通过薯块扩大受害面积,传染更多健康的薯块。然后在通过髓部及维管束等通道进入土豆植株内部,导致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开始发病。病菌还可通过水、雨及昆虫等进行传播。通过马铃薯植株的伤口传染,就这样一些循环侵染,导致受害面积扩大,加重损失。

3、防治方法

我们在种植前首先要做好品种的选择工作,以抗病性强的为主,例如胜利一号等。种薯要保证无菌,保证留种田为无病田。然后使用草木灰等物质对种薯进行拌种工作,适当提早播种时间,促进早出苗。在种植时,要经常观察马铃薯的生长情况,当发现有病株时,要及时挖出。减少病原体基数,降低发病率。种薯储存时,要做好管理工作,贮藏温度保持在2度左右,温度不过过高,湿度也要保持适宜。发病后每亩滴灌150g左右的噻霉酮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准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准农网立场。
有哪些品种的中熟马铃薯

有哪些品种的中熟马铃薯

马铃薯2022-09-26 09:34:38